保卫处

 学校首页  本站首页  部门简介  工作动态  服务指南  规章制度  安全教育  安全图片  扫黑除恶  下载专区 
平安建设
 消防安全 
 交通安全 
 食品安全 
 网贷防诈骗 
 禁毒防艾 
下载中心
服务电话
校园110报警电话
 保卫处: 3196119
 金山派出所: 5171825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安全教育 > 网贷防诈骗 > 正文
 
电信诈骗十大手段全揭秘!
2025-08-26 09:04   审核人:

                                                                         来源:全民防骗局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持续高发,诈骗分子不断翻新手法,令人防不胜防,有人损失高达数十、上百万元。

本文将揭秘诈骗分子最常用的十种电信诈骗手段,希望大家提高警惕,保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

1. 假借权威

诈骗分子冒充公安、检察院、法院等机关工作人员,以涉嫌违法犯罪、需要配合调查等为由,要求受害人将资金转移到"安全账户"

诈骗套路

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声称受害人涉嫌洗钱、诈骗等犯罪伪造通缉令、逮捕令等法律文书"资金清查"为由要求转账到"安全账户"

典型案例:市民涂阿姨接到自称"外省民警"的电话,称一名叫"王伟"的人用其身份证办理银行卡诈骗210余万元。对方添加涂阿姨QQ后发来一张刑事逮捕令,以"涉案需配合调查"为由要求查看其转账流水,并威胁若不配合将面临"牢狱之灾"。在对方恐吓下,涂阿姨按照指示下载"远程控制大师"APP,并将所有存款转入一张银行卡,泄露了银行卡密码。骗子短短时间内分10次转走卡内18.5万元

2. 冒充官方

骗子冒充各大平台客服,以商品质量问题、快递丢失、航班延误等理由提出理赔,诱导受害人泄露个人信息或转账。

诈骗套路

冒充航空公司客服称航班延误/取消可理赔冒充银行客服称账户异常需处理冒充购物平台客服称商品质量问题退款

典型案例A先生接到自称"XX航空公司客服"的电话。对方准确报出了A先生的航班信息,并告知其预订的航班因故延误,现可办理理赔退款。在"客服"引导下,A先生下载某"理赔专用"App(实为木马软件),通过屏幕共享方式操作。对方以"验证身份""刷流水""操作失误需解冻"等理由,诱导A先生多次向指定账户转账,共计被骗人民币4.7万元

3. 冒充熟人

诈骗分子冒充亲友、同事等熟人,通过社交软件联系,以急需用钱为由请求转账。

诈骗套路冒充子女/孙子孙女称急需医疗费冒充党政领导要求下属转账冒充老板要求财务人员付款冒充朋友称遇到紧急情况

典型案例20256月,87岁的刘奶奶接到骗子模仿其孙子声音打来的电话,称"我把人打伤了,急需赔偿医疗费",已骗取其现金20万元。骗子还称当天下午还要来取30万元。幸运的是,警方接到报警后迅速布控,将两名犯罪嫌疑人抓获。

4. 钓鱼网站

通过制作高仿官方网站,诱导受害人输入账号密码、银行卡信息等敏感数据。

诈骗套路

伪造银行网站窃取账户信息伪造社保网站声称社保卡异常伪造学校网站发送助学金诈骗伪造购物网站发送优惠活动

典型案例819日,吴先生在某微信群聊中看到一条可申请育儿补贴的通知。因知晓近期国家已颁布育儿补贴政策,且恰好符合申领条件。他便扫描通知附带的二维码,页面跳转至“2025年度综合补贴申领窗口。吴先生按照引导填写了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手机号等信息,不久便收到验证码信息,他将验证码填入其中,银行卡里的1908不翼而飞。

5. 虚假承诺

"轻松赚钱""高薪兼职"为诱饵,诱导受害人垫资做任务,前期小额返利,后期大额无法提现。

诈骗套路

短视频点赞赚钱骗局兼职刷单返利诈骗在家手工活外包骗局网络招聘先交押金骗局

典型案例:近日,浦城小Z在家刷快手时,看到可领取蛋仔派对游戏皮肤的视频,扫码跳转至小程序客服。客服索要游戏名后,谎称公安局监测到其未成年人领取行为导致蛋仔派对公司6万元被冻结,威胁若不配合处理,将从其父母处扣除6万元,父母还会负法律责任坐牢35年。小Z担心父母受牵连,按要求拿家长手机,通过QQ视频操作,将银行卡内资金充值到微信,又在支付宝添加银行卡来回转账,被骗12997

6. 共享屏幕

"指导操作"为名,要求受害人开启屏幕共享功能,趁机窃取密码、验证码等关键信息。

诈骗套路

冒充客服指导操作开启屏幕共享冒充公检法要求共享屏幕"做笔录"冒充技术人员远程维修电脑冒充亲友求助指导操作

典型案例74,24岁的林女士在比心游戏平台上接到陌生广告做任务可赚取佣金;林按要求下载钉钉进入视频会议打开屏幕共享,并根据指示下钱美团金融贷款刷单:在完成购买USTD、电商平台代付等多个任务后,仍无法提现。共计被骗2.6万元

7. 远程控制

诱导受害人下载远程控制软件,直接操控受害人手机进行转账操作。

诈骗套路

冒充客服发送远程控制软件冒充公检法要求下载"安全软件"冒充亲友发送带木马链接的信息冒充技术人员远程维修手机

典型案例20254月,浙江嘉兴62岁的李阿姨接到自称"百万医疗险"客服电话,称她已开通自动扣费服务,每月扣款800元。在骗子诱导下,李阿姨点击了"关闭链接",随后她的手机被远程操控,屏幕变成诡异的绿色代码,账户内2万元存款瞬间被转走。

8. 拒绝沉没陷阱

利用受害人已投入大量资金的心理,以"解冻费""保证金"等名义要求继续转账。

诈骗套路

投资诈骗中要求缴纳"个人所得税"刷单诈骗中要求支付"解冻金"赌博平台要求"充值提现"冒充公检法要求"保证金"

典型案例2025711日中午,牟某刷快手时看到一则广告:关注微信公众号,输入邀请码711,轻松赚零花钱!抱着试试的心态,她关注公众号并联系客服,下载了正佳甄选”APP。牟某做了10单新人任务,很快收到70元微信转账。任务升级为充值返现:充500600。牟某试了一次,立刻到账。可当她想再做500元任务时,对方说名额满了,只剩3000元的选项。转3000元后,对方说操作错误,需充15800元修复数据;转15800元后,又说漏洞未补,再充33800;分两次转完33800元,对方竟要求再充50000元才能提现!牟某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累计转账52600

9. 仿冒APP

制作假冒官方APP,诱导受害人下载并输入账户信息,从而窃取资金。

诈骗套路

仿冒银行APP窃取账户信息仿冒投资平台APP实施诈骗仿冒政府服务APP收集个人信息仿冒知名企业APP进行钓鱼

典型案例:民警发现滕先生手机上有两个异常APP——"中央国债""天网行动"。这些名字听起来非常正规,带有官方色彩,极具迷惑性。在所谓的"中央国债"APP中,诈骗分子声称有一笔高达350万元的国家追缴回的涉诈资金,用户只需完成"任务"即可"分钱";"天网行动"APP则打着签到就能赚钱的幌子进行诱导。滕先生已经连续签到了6天,其账户内显示的"收益"竟达到了3万元,这些都是诱饵。

10. 利诱与恐吓

一方面以高额回报利诱,另一方面以"影响征信""涉嫌违法"等话术恐吓,双重手段实施诈骗。

诈骗套路

先利诱后恐吓的综合诈骗冒充公检法先恐吓后"帮忙"投资诈骗先给小利后吞大额刷单诈骗先返现后冻结

典型案例13岁少年张某在玩手机时,被诈骗分子通过QQ"父母信息泄露"为由恐吓,称犯罪分子会利用其家人信息实施犯罪,警方即将抓捕其父母。随后,骗子用警察头像的另一个QQ号添加张某,自称警察办案要求张某独自反锁房间配合"调查",并不能告诉父母。在对方诱导下,张某将父亲手机收到的银行验证码提供给骗子,导致银行卡内的8700余元被分两次转走。

防范电信诈骗牢记以下8点

1.不轻信:勿信陌生来电、短信,特别是境外号码。

2.不泄露:勿透露个人信息、银行账号、验证码。

3.不转账:勿向陌生账户汇款,所谓"安全账户"都是诈骗。

4.不点击:勿点陌生链接,勿扫不明二维码。

5.不安装:勿装来源不明的APP,从官方应用商店下载。

6.核实信息:通过官方渠道核实身份,勿信自称"公检法"等。

7.保护隐私:勿在社交平台过度分享个人及家庭信息。

8.及时报警:一旦被骗,立即保存证据并拨打110。

提高警惕,保持清醒,不贪不信不转账,让我们共同筑起防范电信诈骗的防火墙!请分享给身边的亲友,帮助更多人远离诈骗陷阱。

 

关闭窗口

校址: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新团片区存信路499号 | 邮编:674199           版权所有:丽江师范学院 | 行政邮箱: ljszedu@163.com